经济管理学院

文艺青年的大爱专业——汉语言文学

  • 人浏览
  • 更新时间:2015/12/10 16:00:23

汉语,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已经越来越走向国际舞台。从汉字本身,到由汉字组成的日常交流用语,再到匠心独运的文学作品。汉语所代表的意义,已经超过了“语言”这一范畴。而对于爱看书的人来说,文学作品更是相当于他们的精神食粮。今天,零点高三也文艺一回,好好给大家说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喜欢读书、写作的同学,这个专业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增高编辑区

一、专业概述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是高等院校最普通的基础性文科专业之一,最早设立这一专业的是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简称中文系),其前身为京师大学堂的中国文学。1910年3月31日,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
  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开始形成为现代的一门独立学科,这之后较早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等学府还有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文系等,期间这一学科在研究和教学中曾涌现过鲁迅、胡适、刘半农、沈从文、王力等大批著名学者。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语言文学为研究对象,是一个传统的基础性专业,其本身肩负着两个责任:
  一是对本民族语言、文学和文化进行研究和传承,这方面侧重于理论研究;
  二是使人们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的驾驭语言文字、更好地宣传民族文化等,这方面侧重于实际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功能逐渐倾向于实际应用方面。高校应充分根据自身的实际和社会市场需要,灵活地制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方式、考核评价体系等,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内容在注重人文方面的同时,必须有所改变,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与经济、科学教育相配合,从而使学生成为既有谋生能力,又有人文素养,讲究责任与道德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目前,国际上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状况也已具有一定规模,尤其是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着众多外国学者。至今,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所高等学校设立了中文系或者中文专业,甚至中小学都开展了汉语教学。
  另外,每年都会有大批留学生、学者到我国研究、学习,国内许多著名学者也应邀出国讲学,而西方的学术精神、学术方法与东方文化相交融,常常摩擦出新的火花,这也很好地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就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言专业的分布来看,大致可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大类,它们在培养方式上和方向上有所不同,但专业课程上是相近的。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更重视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教学能力训练。

二、师兄师姐学习经验及建议

  1、学习本专业的体会

  汉语言文学除了开设上面介绍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外,不同的学校会根据自身情况开设一些中文选修的课程,例如金庸小说研究、周易经传导读、家乡方言调查、公文写作训练、旧体诗词写作等。

  总的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囊括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语言和文学这两大类别,具体范围跨越古今中外。它要求学生对这一学科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注重的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被很多人称为“万金油”,“万金油”有它好的一面——就业领域广泛,专业对口性较高,应届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不对口,会有大学四年白学了的感觉。

  “万金油”也有它不好的一面——中文所学的东西宽泛,专业性不够强,给人一种博而不精的感觉;同时所学的内容比较虚无缥缈,实用性不强。针对这两个问题,大可不必担心。

  其实中文的专业性就表现在笔头、口头、思维这三方面,踏踏实实学好这些课程,打好基础,就能融会贯通,在相关领域都能游刃有余。至于所学的内容显得比较“虚”,则可以自己增加一些“实”的东西,例如可以自学一些软件如图文编辑软件等,也可以去主动了解一些相关的课程。

  例如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纸媒要变革,单纯的文字并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要,还应该具备传播学和互联网知识。但归结到底,要脚踏实地把基础打好,不要本末倒置。

2、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

  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的内容广泛,学习课程总体来说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渐专业化过程,他会是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大一,除了大学英语、思想道德、计算机、体育等相同课程,专业课程有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学概论等,学习这些课程并不算难,但是更多人是处于迷茫期,迷茫于这个专业的所学内容、就业前景等,到了下学期,基本能定下心来,可专心投入到专业的学习中。

  大学伊始,很多同学会参加和中文相关的社团,例如校报、文学社、记者站、诗社、辩论队等;实用性的讲座有:提高言语表达能力的讲座;知识运用型的比赛有中华传统知识文化大赛,等等。

  在这个阶段,学习相对轻松,但是对于自我感觉在这个专业没有优势没有积累的同学,可以抓紧时间,大量阅读本专业图书,提高自己专业知识面,为日后的课程金额论文写作奠基。

  在大二,主要课程有比较文学、语言学概论、家乡方言调查、古代汉语、唐宋诗词导读、说文解字、八篇读书报告写作、百篇古文背诵、旧体诗词写作等课程,这些课程比大一西安的专业性强些。此时开始有一些资深的老师给我们上课,有种步入正轨的感觉。由于课程较多,学习得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此阶段要求学生要告别高中那些写作和思考模式,要求学生的文笔要成熟理性,要朝学术论文的方向发展,此时可读一些理论性的图书,提升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相关的比赛有港澳台大学生的古典诗词创作大赛,这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一个途径。

  在大三,主要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古代典籍导读、没血、书法课程、民间文学、聊斋导读、周易经传导读、汉字文化研究、公文写作训练等。上学期课程安排较多,下学期课程较少。

  大三结束前,有两个月的时间安排实习,此时,同学们一般会根据自己的时间找一到两个单位进行实习,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结合。此时,就有种书到用时方恨少,或者困惑于中文专业到底让自己学到了什么。

  大三,还要完成学年论文,学年论文是毕业论文的热身。大三的讲座多是学术性的,例如陈寅格的学术人生、关于李清照词学的讲座等,另外也有女性主义的讲座和活动,社会性比较强。大三下学期,要开始考虑清楚自己的毕业去向:找工作、读研或者出国。

  到了大四最后一年,一般只有一两门课程:就业指导课程,讲述如何制作简历、介绍面试经验;还有一个职业规划课。上课的时间极少,其余的都是用于毕业论文和找工作,这两项都是一个较为艰巨的任务,要付出很多心血才能完成好。

  毕业论文的写作,一般不作限制和要求,但是从开始准备到完成,最好不少于一个,选择的课题不要太宽泛,最好选择跟中文相关较强的那些,可以体现中文专业水平。

  在平时的生活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能为其增添色彩,例如背诵朗诵一两首诗,讲出几个独特的见解,认出几个小篆,或者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获取稿酬,都算是日常生活中可见的小收获、小成就。

3、学习本专业后的能力提升

  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后,可以在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个人气质这四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首先,由于大量的写作训练与作品的阅读,可以提升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增强文字驾驭能力;

  其次,本专业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特别是师范方向的学生,经过专业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

  再次,由于课程涉及不少理论性总结性的东西,这些尤其能锻炼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可以使人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更加接近事物的本质,例如对一部电影能够从理论的高度来分析;

  最后,阅读众多书目以及中文所特有的氛围陶冶,无疑能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时期颇具一种文化人的气质。

  三、专家提醒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研究性质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语言的本质、特点、结构、功能、起源和发展规律,对于分析、研究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有时候甚至需要创新。

                                                                                             本文由入驻搜狐媒体平台的作者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