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

首席评论丨文创产业如何成为增长新动力?

  • 人浏览
  • 更新时间:2017/3/28 10:02:10

    近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GDP为744127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6%,占比继续上升,这表明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已到关键阶段。通过英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历史证明,大力发展文创产业是一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选择。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指出,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那么我国文创产业该如何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文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文化消费盲目、文化创意产品同质化、产业融合发展不强等问题日渐显现。文创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难题又该如何破解?
    陈泽盛:三个关键 人才、创意、国际化
    张媛:各位好,这里是首席评论。在今年的两会当中,放眼经济大发展的格局之下,我们看到文化产业承担着促进新动能,带动新消费、带动新就业这样的一个功能,在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一年,这对文化产业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请到演播室的陈泽盛是全国政协委员、圆核经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盛,欢迎陈总。您从事文化产业多年了,您在实践的过程中,您觉得现在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您切实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陈泽盛:应该说有几个方面,一个是人才问题,我觉得我们这个国家是文化创意产业不缺创意的人,更突出的是缺乏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因为文化产业是个轻资产的,以人为本,这方面的人才我们是很稀缺的。第二是创意方面的,今天这个时代对创意提出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一是这个市场当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内容本身要求是比较高的,不像几十年以前,眼光也提高了很多,我们有些市场代表群体他们有国际视野,我们就必须结合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的传承和保护,就必须要民族化,民族化这种题材加上我们中国故事,那就要有市场,这是极大挑战,需要有非常好的创意才能完成得了。
    第三个就是国际化,我们必须要走出去的,我们理当应该成为全球文化输出的最大国家,但是现在美国已经占全球的整个文化输出的40%,而我们刚刚开始,我们在这种差距下,如何讲好我们的中国故事,必须成为国际化,能够让国际的更多人接受和欣赏我们的文化产品。
    张媛:人才、创意、国际化,这个过程中除了政府的支持,与市场各方面,这是共同联动的作用,我们分开来看,政策层面您提到了财税、金融、土地政策,应该如何提供便利?在这个过程中您觉得政府承担的职能是哪些?
    陈泽盛:这次的提案中我着重提到了关于文创如何发展,以这个为主的前提下,我认为政府是一个引导,四个扶持,第一要引导这个市场,虽然市场的博弈跟市场的成败是在市场规律去走去运营的,接受这种成与败的结果。但是就我们国家的机制而言,这个市场政府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引导大众有这个文化消费的习惯,这个是靠引导的,没有这个市场,你很难让文创发展好。四个支持,一个是财政支持,财政必须要给文创产业一定的补贴。
    张媛:需要补贴。
    陈泽盛:需要补贴,而且很需要补贴,因为文创的过程是很有风险的,所以必须鼓励和补贴它。
第二个需要土地的供给。
    张媛:文化是轻资产,需要土地的作用是什么?
    陈泽盛:比如做文化产业园,那就必须要有土地的供给,如果没有土地的供给,就无法承载好的内容,比如有一个很好的演出,我们做环球剧场,必须承载在土地上面,我们做《舞马》就必须要有土地,所以在土地上必须从价格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因为文化产业园的回收期比较慢,不像住宅,也不像商业住宅,因此要给它足够的支持,让它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满足它的财务平衡。
    张媛:财政、土地这块都是要支持的。
    陈泽盛:第三个金融方面的支持,要给贴息,比如要给文化产业低利率的优惠贷款,要贴息的。
第四个,就是我们在资本市场方面要给大力的支持,比如说文化产业的IPO上市,应该是有特别通道,从最优惠的角度,应该对文化产业本身IPO上市给特别通道。
    陈泽盛:政府如何引导文创产业发展?
    张媛:现在看到政府已经在大力提倡文创产业,文创产业也是战略新兴产业当中的重要一部分,看到文创园的有一些补贴政策,铁屑,包括现在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对于文创产业的挂牌或者上市也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了,您如何看待现在这样的政策的环境对于整个文创产业的发展?
    陈泽盛:我觉得这个环境我们做个比较,就是肯定比2000年以前好了很多,比过去好了很多,但是今天的文化产业已经提到国家层面这么高的一个层面的话,那应该说目前的力度还是不够的,以我个人的以为还是不够的。应该有更大的力度去支持文化产业,这还不足以,还是不够。
    张媛:但是提到现在处于整个大的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时期,说到文化是未来非常有希望的新兴产业,很多钱愿意投到文化产业当中,这个时候资本大量涌入,在整个文化产业当中也是乱象丛生的,所以您提到资本本身让它们自己发展,自己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理解适合文创发展的大环境是什么样的?
    陈泽盛:首先应该要进行全民的培训,因为我觉得在我们现有的文化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还是不尽如人意。
    张媛:还是不够。
    陈泽盛:对,我觉得从各个层面,各个群体,都应该对文化的意义有更充分的认识,以至于说当文化产业出现的时候,是能够从内在开始去配合支持和帮助的,而当前是个被动的。我觉得现在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比较被动的支持,而不是一个非常主动的去支持,这可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重视度不够,这个重视度来源于什么?来源于认识,他没有认识到文化就是决定了我们(国与兴衰),没有从经济的角度认识到文化产业是可以带动很多其他产业的,据不完全统计,在有些省份可能达到1:8的关系,有些省份稍弱一点,也是1:5,文化带动经济,带动很多消费。
    陈泽盛:文化产品的最终价值在于强IP
    张媛:我们国家一直强调文化自信,文化的软实力,其实文化就是软实力的体现,您刚才提到一方面是政府的支持,各地方文化发展不水样,看到各地市场接受度也是不一样的,说到文化,应该如何理解它?一旦说到文化,各种泡沫、同质化比较严重,乱象很多,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这个市场当中可以被产业化的一些内容?
    陈泽盛:我认为说所谓刚才讲的泡沫、同质化等等,这在我们国家很多行业都很类似,这也是我们国家任何一个较为新的产业,正在走向比较蓬勃的时候必然会经历的一个历程。但是最终的价值,应该留住它真正的对社会对市场有价值的还是我们讲的文化产品的强IP,没有强IP,我认为说这个文化产品本身就没有它的未来。
    张媛:还是优质内容本身。
    陈泽盛:对,一定是这样的,一定最终还是优胜劣汰的。
    张媛:说到文化,或者是动漫或者是体育产业,这是有相关之处的,您提到强IP的带动,其实是打通了这个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比方说您也提到了多重IP的资产运行,多产业的组合发展,多资源平台共建进行创新,所以一个强势的IP,把这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打通,这个过程中您认为我们需要哪些力量的支持?企业的,市场的,政府的,各个方面的连接的线条应该是怎样的?
    陈泽盛:我觉得所有的都必须要连接在一起,因为要成就一个好的文化产业的发散,应该是社会、政府、资本市场,包括消费市场,都应该很有机的连接在一起,要跟企业完全这种结合在一起才能把它做得好。
    张媛:不是企业单独的行为。
    陈泽盛:不是,文创今天严格意义上说未来发展空间还那么大的前提下,需要得到他们大力的支持才能把它做成功。那刚才提到的如何跟其他的产业结合,那就是叫做全民需求,全民需求的本身,现在最大的能够促进消费需求的,一个是旅游,一个是教育,一个就是体育,还有文化,如果以文化本身作为最强的渗透和媒介的话,那你应该要把这几个产业融合在一起,那就是我们自己研发的全生态文化健康旅游产业,这个我们很快就会推出来,这个产业的本身就是把婴儿教育,包括一直到老人的养老中心,以及教育方面,养老的方面,健康方面,旅游方面,文化方面,我们都把它融合在一起。
    张媛:全部渗透进来。
    陈泽盛:对,我们基本叫做全生态,它所覆盖的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方式也好,或者一种健康也好,或者是他们的一种责任也好,都在里头。
    根据投资者和业内人士总结,2016年文创行业10大关键词:直播/网红、内容创业/网络大电影/短视频、IP大热/IP遇冷、票房缩水/票补减少、去票务化/入票务局、消费升级、版权之争、艺术金融、收购合并、二次元经济。2017年文创产业又将迎来哪些风口和机遇?
    陈泽盛:传统文化开发面临良好机遇
    张媛:确实谈到现在,谈到对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的过程中,认知不同导致效果不同,现在谈到以文化之名可以带动,可以连接的产业也是非常多,您认为2016、2017年,或者当下我们处于转型升级的时期,在文化领域当中,哪个部分机遇是最大的,市场前景是最好的?
    陈泽盛:我觉得现在机遇最好的还是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的,包括传统的开发。
    张媛:传统文化的开放。
    陈泽盛:如何跟国际高精尖手段相结合,讲好中国故事,在全球进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但有个很重要的挑战,必须要接受市场的宽容度和市场的接受度,如果把市场的接受忽略掉了,那也走不长,走不远,那也就倒过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市场的需求,你去做你的东西,而不是说我可以不理睬你的市场做我自己的东西,那是自娱自乐,但是又满足了市场又满足了我们中华民族精髓的传播呢,特别是对艺术家,做创意的人,做运营的人,是一种挑战。
    张媛:中国一直不乏弘扬中华文化,为什么发展到现在不尽如人意,您看到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有没有什么解决的方案?
    陈泽盛:小组讨论提到过,但是最起码我个人说,我们要强化我们艺术院校无论从本科,还是到硕士这个层面两段教育当中要强化师资的力量,要培养艺术管理的人才,有个学科叫艺术管理系,这个我们国家还是很弱的,在这个方面我们培养出来,哪怕是有,但是师资力量不够。同时在应用方面比较弱,这个学科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你培养出来要投放到社会当中去,你是做管理的。
    张媛:对,管理就是大量结合实践。
    陈泽盛:对,所以这个方面大大提高才可以的。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